标题:从胃炎到胃癌有4个阶段,告诉你每个阶段的调理方法!
胃病从轻到重依次是:功能性胃肠病浅表性胃炎(幽门螺杆菌阳性),糜烂性胃炎,胃息肉,胃溃疡,萎缩性胃炎,胃癌。
第1阶段【慢性浅表性胃炎】
这种胃炎并不严重,胃黏膜还正常,没有出现萎缩,大部分浅表性胃炎,非萎缩性胃炎不需要太过担心,在浅表胃炎过程中会出现:
幽门螺杆菌阳性(标准四联,配合用金免幽)
糜烂性胃炎(修复胃粘膜)
反流性食管炎(抑制胃酸,修复胃粘膜,促进胃动力)
胆汁反流胃炎(抑制胆汁进入胃肠道内,对胃肠黏膜进行保护)
胃溃疡(抗炎消炎,先抑制胃酸再修复胃粘膜)
如果是萎缩性胃炎+上面一些症状,那就要是向第三阶段发展了!
浅表性胃炎解决方法:
①最主要的方法是抑制胃酸分泌,除非萎缩胃炎以外,在治疗浅表性胃炎、糜烂性胃炎,还有胃溃疡等,抑制胃酸分泌都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;
②保护胃黏膜;
③消除幽门螺杆菌感染;
④减少对损害胃的药,均应停用。
第2阶段【慢性萎缩性胃炎】
表现为胃粘膜层变薄、萎缩等。常见症状:上腹部不适,反酸,烧心,嗳气,腹胀,早饱,食欲不振,恶心,呕吐等。
萎缩性胃炎可称之为“癌前病变”,确诊为萎缩性胃炎的需要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。一旦发现感染,需要马上清楚,并定期复查。
解决方法:
①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,要进行杀菌治疗;
②如果有胆汁反流,可以用胃黏膜保护剂,同时可配合促进胃动力的药物。
第3阶段【肠上皮化生】
胃里面长出了本该在肠道才有的细胞,这个是癌前病变。肠上皮化生分为不完全型和完全型两种,不完全型化生跟胃癌关系更深。当出现这种情况时,应定期做胃镜监测病情,积极治疗。
解决方法:
①饮食:注意健康饮食、控盐,避免摄入特别辛辣、油腻的刺激性食物,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;
②药物:用保护胃黏膜或清除幽门螺杆菌的,使胃黏膜损伤程度降到最低,逐渐逆转胃黏膜损伤,降低转变成癌的可能性。
第4阶段【异型增生】
异型增生分为:低级别异型增生和高级别异型增生。高级别的进发为胃癌的概率为60~85%。
如果胃炎没有控制好以上四步,最终极可能走向胃癌。广容堂中医馆主任医师、教授医师对各种胃病有很深的研究,临床四五十余年的治疗经验。如果你有胃病不要惊慌,积极调理,症状会消除,病灶也会去除。